很少有人说放弃的时候,市场也能喊出一片叫好声。
也就是苹果。
2024,是何小鹏口中新能源“血海”竞争的元年,苹果成为了年内*个出局者。
美国当地时间2月27日,据有关媒体报道,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和负责“泰坦计划”的副总裁凯文·林奇(Kevin Lynch)共同作出了终止造车的决定。
超百亿美元的投资,超过2000人的团队,10多年的投入……
有钱人,就是能做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将转岗到AI部门,专注AI开发,另有数百名工程师和技术员可能会申请其他岗位,也不排除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百亿投资打了水漂都是小事,对如今All in AI的苹果来说,首要问题是面对ChatGPT的巨大优势,还能不能做到“后发制人”?
而更大的问题,是苹果终端销量的疲软,究竟还能不能撑起AI的野心?
01 苹果不造车了,大家都很开心。
经受了反复跳票,无数次期待后又失望的折磨,提心吊胆的投资者们在这一刻终于松了口气。美股午盘时段,盘中曾跌0.9%的苹果股价持续反弹,报收182.63美元,涨幅0.81%。
竞争对手们也很开心,毕竟苹果造车之初,给他们的印象就是颠覆者和引领者。
比如它是奔着全自动去的,电门刹车方向盘通通不要;
比如它具备极其丰厚的技术底蕴,可能会融合增强现实、革命性电池技术和智能安全带;
比如据说它甚至将与迈凯伦合作,糅合*的工业设计和性能基因,推出一款划时代的超跑。
这样的对手,即便进度只是在电脑上新建了名为“Apple Car”的文件夹,也足以令对手忌惮。
所以,马斯克用“敬礼”加“香烟”的表情回应,前者是一个表达respect的salute,后者的意思,大概是如果苹果汽车项目员工和高管这会需要来支烟,我老马义不容辞陪一根。
只不过员工们在烟雾中看到的是朦胧未卜的前途,而马斯克则能在烟草的芳香中看到特斯拉更光明的未来。
另一个比老马还开心的,应该是李想,毕竟他这几天都处在人生的*时刻。
2月25日,他发了条微博,大意是我李想不需要别人教做事。
2月26日,理想公布了历史*财务表现,在填平过去5年所有亏损的同时,也让理想在一众新势力中率先杀出。
投资者们这才惊觉李想的底气来自何方,再叫想子就太不懂事了,以后得叫想哥。
2月27日,苹果不造车的好消息传来,想哥果断更新微博,更列下三点理由夸赞其转战AI的正确性,有理有据,相当真诚。
其实就连苹果自己,估计都很开心。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里,苹果这艘巨轮早在2014年,就选择了新能源的港口。
那年,5000名心潮澎湃的技术精英加入泰坦计划,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辆具有豪华轿车内饰和语音导航功能的L5级别全自动电动车。
上来就要引领行业,这相当苹果。
只是高调的起手没能复制以往的辉煌。过去10年间,苹果一直在如特斯拉那样直接造车还是像Waymo那样做自动驾驶之间摇摆不定,该部门也经历了多轮重组和裁员。
纠结的结果,就是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造车,都玩砸了。
有个衡量自动驾驶好不好用的指标,是一台车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开多远。主流的自动驾驶公司,像Waymo和Cruise,分别是1.1万英里和5200英里,仅需干预一次。
苹果呢?1.1英里,一年后成功增长100倍,达到118英里。
这堪比机动车和婴儿车的区别。
既然是婴儿车,L5就别想了,苹果将目标从L5降到L4,又降至基础的L2+,和目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级无异。
至于造车,2018年,苹果花大力气把干了五年,负责过model 3的特斯拉前高管道格·菲尔德挖了过来,一年之后,又把负责动力系统的特斯拉前副总裁撬了过来。
薅秃特斯拉,也没给苹果的汽车项目带来大进展。花大力气挖来的特斯拉前高管道格·菲尔德在加入三年后跳槽至福特。
项目未见成果,每年还需要砸上亿美元进去,果子再不缺钱,也经不起这么造。
彭博社在今年1月份的报道中称,该项目已经到了成败关键点,他们的领导层正面临来自苹果高层管理人员及其董事会的压力,要求尽快找到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方法。
但即便真能一夜之间推向市场,好像也为时已晚。因为眼下全球新能源市场几乎都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中国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93.4%,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37.9%。据瑞银集团预测,今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将从2023年的47%减少至11%。
很少有项目能够以如此高的资金投入,持续如此长的时间,苹果造车10年故事的句点,却只是一场不到12分钟的会议。
但至少2月27日之后,苹果终于能腾出双手,轻装上阵。
02 苹果不造车,最着急的可能是雷军。
造车,为的是给已经触及瓶颈的消费电子产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苹果如此,华为、小米都是如此。
只不过亲自下场,准备亲手设计、生产、组装汽车的手机厂商,只有苹果和小米。
如今,苹果先行告退,留下雷军和尚未定价的小米汽车风中凌乱。
看着下探到7.98万的比亚迪,雷子也许在暗骂,但凡苹果能早半年宣布,我何至于落到这步天地?
而对苹果来说,AI是一顿足够诱人的美餐。在这波热潮里,英伟达的营收突破了2万亿美元,每股收益同比暴增超过700%。
但好吃不代表能吃到。在无数记者、分析师眼里,苹果是“明显落后于对手”的追赶者,迭代极其缓慢的Siri,一度遭到自家Vision Pro团队的嫌弃。
痛定思痛,ChatGPT问世之初苹果就已开始奋力追赶,时至今日,如果按照想哥提出的人工智能成功的三个条件:人才、算力、数据来看,苹果的人工智能似乎离成功不远。
人才上,目前苹果的AI团队,有三位台柱子。
约翰·詹南德雷亚(JohnGiannandrea),谷歌人工智能业务的扛把子,被外界视为苹果最成功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挖墙脚,他在苹果主要负责研究和搭建基础模型,简单来说就是打造苹果版的ChatGPT。
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从员工做起的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在乔布斯时代就是一员猛将,他主要负责让Siri变得更贴心,更懂你,更“像人”,比如能帮你做非常符合你审美的PPT。
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这哥们主要的工作,是保证上述所有功能在你的苹果全家桶上丝滑运行,A17和M系列芯片,就是他领导下的杰作。
除了这三位高管,苹果还一口气收购了32家AI初创公司,远超谷歌、meta、微软,可谓人才济济。
算力上,2023年曾有媒体报道,由老詹领导的Ajex GPT项目,训练参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亿,或许在功能上已经强过当时的行业基准ChatGPT3.5。
2023年末,老詹又低调发布了Ferret模型,这玩意支持文字、声音、影像的多形式输入,还能执行相当复杂的语言模型推理任务。
数据上,我们可以做个类比。
马斯克当年不惜大打价格战,只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用户数据,喂饱FSD。
所以,终端数量往往就能与数据规模大小划等号。
直到2023年,苹果仍稳居市场*的占有率,在全球有10亿台左右的终端设备。
它会缺数据?
怪不得苹果取消造车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都觉得,AI领域的激烈竞争才刚刚开始。
03 但别高兴得太早,苹果的麻烦,一点不比雷军小。
这主要是技术路线导致的。不同于Open AI等云端AI,苹果AI走的是“边缘AI”的路子,即在设备上而不是云服务器上运行AI模型软件,优势是无需云服务器或互联网连接,能够提供更快、更安全、更可靠的AI计算性能。
也就是说,苹果AI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终端销量。
问题是不管是传统的手机,还是可穿戴设备,苹果都表现出了明显的颓势。
比如1月15日,苹果在官网推出“新春优惠”,从1月18日到21日,以符合条件的支付方式购买苹果相关产品,就能获得50-800元不等的价格优惠。
发售不到半年的iPhone 15系列也在其中,最多能降500元。
新年降价,算是苹果的老传统,但全系新款iPhone都参与,尚属首次。
其实早在iPhone 15系列发售的去年9月,“iPhone15全系暴跌”的话题就曾一度冲上微博热搜*。iPhone 15 Pro Max部分型号已比官方价格便宜超过900元,标准版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部分型号也有最高八九百元的降幅。据市场追踪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推测,iPhone 15在发布后17天内的销量与iPhone 14相比下降了4.5%,可能是自2018年左右以来iPhone在中国最糟糕的首发之一。
而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穿戴终端,也难堪大任。
在Vision Pro刚刚面世的时候,不少黄牛乘机抬价,高峰时一台官网售价为3499美元起的苹果Vision Pro价格甚至可以超过10万元。
但据21世纪经济新闻报道,2月21日,在拼多多、淘宝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大部分Vision Pro代购价格已经回落至3万至3.6万元人民币之间,淘宝上一款销量87件的产品售价为35188元。与此同时,在二手平台闲鱼上,Vision Pro现货价格已降至3.5万元以下。
而据彭博社报道,在美国上市两周后,Vision Pro就已出现大规模退货。
这个被视为颠覆体验的杀手级产品,并未如想象中一般大受欢迎。
因为它太重了,净重1斤2两,相当于在脑袋上挂了个12.9寸的iPad Pro。4个小时后,你会开始觉得双眼疲惫大脑昏沉;8个小时后,你会陷入一种类似“面瘫”的状态;如果你斗胆戴上一整天,你会收获极其僵硬的面部肌肉和充满双眼的红血丝。
这还不算,你还需要随身带一个巨型充电宝和一张擦镜布,前者给你的Vision Pro提供续航,后者能保证你看到的画面始终清晰,而在你擦拭的时候,所有的科技感都将荡然无存。
它的使用场景相当有限,在高亮或者夜视环境下,你会看到苹果*的噪点和鬼影,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你闪烁;
它很难适配某些尴尬的场景,比如它的摄像头无时无刻是开启的状态,所以你没法戴着它进出一些特殊场合,比如公共卫生间,比如过安检。
作为一款增强现实设备,它实在是太新了,新到没多少软件能和它适配。
当然,如果你花两万多块只为喊上一句“原神,启动!”那当我没说。
争议也好,退货也罢,它都是苹果全部心血的凝聚,中信证券研报认为,Vision Pro将是苹果5-10年的核心战略之一,标志着它从个人计算、移动计算向空间计算平台的延伸,更将是苹果AI的重要落地场景。
站在长期角度,与终端深度绑定,意味着苹果未来的销量,就是自家AI发展的天花板。
但从短期来看,借助自己遥遥*的市场份额优势,无疑是已然落后的苹果,最有可能的突围之道。
参考:
1.苹果百亿造车梦碎,我们梳理了苹果AI路线图,腾讯科技
2.苹果造了10年车,为什么现在选择放弃?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