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1月中旬以来,省级两会密集召开,会议上氢能话题被屡屡提及,两会代表们围绕建设氢能全产业链、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等话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言与提案,备受行业关注。详情如下(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有遗漏):
1、广东省人大代表李光福:逐步放开非化工园区末端制氢
广东省人大代表、仙湖实验室燃料电池结构组件研究室主任李光福建议,广东参照河北、吉林等省份的经验,探索对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危化品许可方面进行“松绑”。比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而非危险化学品管理,逐步放开非化工园区末端制氢等,通过多渠道、安全低成本的供氢网络体系,保障氢能源的供给;在政策突破、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等方面率先开展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示范支持;加快完善非化工园区制氢的安全防范要求和管理制度建设等。
2、北京市人大代表张夕勇:利用京津冀优势,加快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
北京市人大代表、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张夕勇建议,依托京津冀城市群较好的氢能产业基础,加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充分发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清洁、高效、续驶里程长等优势,加快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从城市内向城市群推广,促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替换传统商用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和区域内商用车碳减排;建立氢燃料电池碳交易机制,弥补车辆购置成本、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3、上海市人大代表林华:加快推动上海氢基能源创新发展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林华建议,在部分创新发展示范区域,先行开展氢基能源示范,支持相关产业配套项目在非化工区落地;依托园区内城市湿垃圾沼气和垃圾焚烧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配套光伏制绿氢、制绿甲醇,建设上海零碳绿谷资源深度利用耦合绿电制绿甲醇一体化项目;加大对氢基能源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制定产业化应用补贴政策,推动产业化初期发展;加强氢基能源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认知和市场参与。
4、黑龙江省政协常委戴迪:推进发电制氢、用氢发电
黑龙江省政协常委、中发集团总裁戴迪建议,我省应鼓励风光发电企业发电制氢,用氢发电;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氢能核心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氢能产业竞争力;优化氢能产业链布局,发挥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同时,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科研经费等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通过设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研究;还应该设立储能产业人才培养项目,支持高校开展储能相关专业教育,为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5、辽宁省政协委员陈国贵:打造沈大氢能高速走廊,构建加氢站网络
辽宁省政协委员、大连市政协副主席陈国贵建议,辽宁副产氢资源丰富,现阶段可先利用更具经济性的副产氢提纯氢气,同步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厂,待应用场景充分开发达到规模后采用绿氢,进而完成“零碳”氢能产业链。就制氢厂及基础配套设施问题,他主张根据全省氢能产业整体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构建加氢站网络。
“产业政策和资源可向重点民营企业适当倾斜,切实降低民营企业重大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的市场规模门槛,使其成为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陈国贵建议加强统筹规划,促进本地产业链迅速建立、迅速降本,加速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形成区域优势,确保体量巨大的东北市场进入氢能产业应用推广的内循环,提振东北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自信心。
6、吉林省政协委员王振新:推动氢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北方绿色氢谷”
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王振新建议,应通过氢能相关产、学、研、用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组建相应的产业协会,建设好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并积极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进而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成熟的产业依托和试用平台。
此外,王振新还提出:“可以在科技馆等科普场所设立氢能相关科普展品,让公众认识到在具备较强的技术支撑和安全运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按照规范操作和使用,氢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7、江苏省政协委员严圣军:加快培育成长型氢能产业
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天楹董事长严圣军建议,加快培育成长型氢能产业,指导推动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关键技术、海水制氢技术、液氢储运关键技术,绿氢、绿氨及绿色甲醇制取关键技术等;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氢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氢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对绿氢装备制造产业提供支持。
8、安徽省政协委员王冬梅:鼓励省内城市积极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安徽省政协委员王冬梅表示,安徽省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上已落后于其他省市。氢能产业发展,既是环境约束和能源转型的紧迫要求,又因其创新程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市场空间大,具有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建议安徽省尽快出台政策鼓励合肥、芜湖、六安等城市积极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9、河北省委集体提案:加快布局港口氢能产业链条,推动河北“氢经济”发展
河北省委集体提案建议,建设国际化的氢能港口,打造氢能产业聚集地:建设港口氢能示范区,打造绿色“氢港”;开拓氢能国际贸易的“贸易+技术创新”新模式;营造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环境;超前规划港口氢能基础设施,打造先进的氢能物流体系:打造以氢能重卡为主的港口氢能物流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卡运输“柴改氢”示范区;适度超前、科学规划沿海港口加氢站网络体系;加强氢能物流示范项目品牌建设。
同时,建议构建新型的氢能制造体系,打造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完善河北省氢能产业前瞻性规划和政策体系;加快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持续推进氢冶金技术研发。
10、山西省人大代表魏爱红: 鼓励支持氢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山西省人大代表、曲沃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魏爱红建议,省级有关部门在实施《规划》的基础上,要细化有关配套政策,鼓励、支持氢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尽快制定氢能汽车加氢站管理办法,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建设主体、监管单位、财政奖励、税费优惠等,快速完善氢能产业链,做大氢能市场。
11、山东省政协委员陈颖:“氢”装上阵,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
山东省政协委员、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颖建议,山东应坚持发挥自身优势,走好独具特色的发展路线。加强与沿黄各省市协同,打造“黄河流域氢能示范城市群”,形成串联黄河上、中、下游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应该聚焦氢能制、储、运、用各环节关键技术、材料、装备,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研究设立氢能相关专业,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同时,建议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应把场景应用放在关键位置,建议以“氢进万家”实施为契机,在有条件区域规划建设氢能交通、氢分布式供能、氢储能等的氢能应用示范区,并给予氢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运营补贴、高速费减免、路权开放、清洁供暖补贴等政策倾斜。
12、武汉市政协委员金永红:加快打造氢能城市
武汉市政协委员金永红表示,目前需要进一步细化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示范推广等支持政策;争创国家氢能示范基地,申报国家第三批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城市;健全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控制性强规等对位对齐,做到多规合一;建立专项氢能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氢能项目投资。
13、重庆市人大代表李春奎:发力氢产业、强劲氢动能、打造“西部氢谷”
重庆市人大代表、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表示,为打造集氢能科技园、产业园、产业示范应用基地于一体的“西部氢谷”,重庆市力争到2025年集聚核心企业3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
在行动计划方面,他提到:一是聚焦补链强链,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化;二是聚焦成型成势,推动基础设施规模化;三是聚焦示范引领,推动应用场景多样化;四是聚焦数实融合,推动生产服务智能化。
14、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李国华:以氢能布局抢占“绿色未来”发展先机
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李国华建议,开拓氢在能源、原料替代及储能等领域的发展,闯出“氢科技”引领氢产业新路;要加强领先技术应用,打消行业安全性顾虑;在工业、港口、海岛等重点区域推进示范场景应用创新,并向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和规模应用突破。
同时,建议依托建设“五个中心”和强化“四大功能”的制度创新优势,全力打造全球氢能贸易金融服务中心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并推动国内外最先进的氢能技术在上海转移交易、落地转化;可依托浦东立法机制进行探索,以法律明确氢的能源属性,在科学安全规范的基础上,突破在化工区外制氢、制加氢一体化站等限制。
15、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将氢能产业上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世界氢能汽车产业基地
民革广东省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将我省打造成为全球氢能汽车产业高地的建议》。提案建议加快打造全球氢能汽车产业高地。建议明确氢能汽车产业战略,将该产业上升为全省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打造世界氢能汽车产业基地的目标,提出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同时,建议构筑创新体系,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进行攻坚,加强技能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精准引进电池材料、电机电控等重点领域国内外高端人才。聚焦电池系统等关键材料和部件加强技术创新,以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等关键材料、部件的批量制备技术,电池安全监管保障技术等为重点突破的方向。
省级两会上的氢能“建言”
作者:高工氢燃料电池 来源: 今日头条 32802/04
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1月中旬以来,省级两会密集召开,会议上氢能话题被屡屡提及,两会代表们围绕建设氢能全产业链、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等话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言与提案,备受行业关注。详情如下(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有遗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21-51376502,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