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物医药 » 正文

连锁药店的「规模陷阱」

作者:氨基君 来源: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 199209/03

扩张,扩张,扩张。这是过去几年,药店行业的核心发展逻辑。从最新中报来看,连锁药房“四大金刚”(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迈入万店时代后,也未停下扩张的步伐。截至上半年末,大参林门店数最多,达16151家,同时其报告期内净增门店数量也

标签: 药店 医药 医保

扩张,扩张,扩张。

这是过去几年,药店行业的核心发展逻辑。从最新中报来看,连锁药房“四大金刚”(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迈入万店时代后,也未停下扩张的步伐。

截至上半年末,大参林门店数最多,达16151家,同时其报告期内净增门店数量也最多,超2000家;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净增药店均超1000家,分别为1486家、1395家、1036家。

然而,药店数量的激增并未带来行业的整体繁荣,反而加剧了内卷与竞争,导致许多药店的亏损与倒闭。

对比来看,去年上半年,已上市的各大药店基本都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且增速大多超20%。而今年上半年,仅有益丰药房一家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其余药店净利润皆是下降。

这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连锁规模优势的逐步显现,并未带来市场预期中的业绩正反馈。

面对这样的成绩,市场选择了用脚投票。今日,整个医药商业板块持续下挫,益丰药房、老百姓等逼近跌停,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等跌幅也在5%以上。

当一家企业表现不及预期,原因或许要从自身找起。而当整个行业都不及预期,问题显然更为复杂。

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关闭的药店数量,从今年一季度的6778家急剧攀升至二季度的8792家,这还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独立药店。

狂奔几年的连锁药店,开始踩刹车了。

01开得越多,亏得越多

过去几年,全国各地的药店遍地开花,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县城,几乎每隔50米就能看见药店的身影,一个小区门口至少有三家药店。

药店的“泛滥”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截至2023年底,我国零售药房接近70万家,比满大街都是的奶茶店还要多十几万家。

而2012年时,我国药店只有44万家,12年时间,药店数量增长了接近50%。

尽管街头巷尾奶茶店与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与连锁药店的扩张速度相比,它们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门店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参林遍布19个省份,截至去年底共12993家连锁店,仅去年一年同比增长29.35%,成为增长最快的连锁药店品牌。

再比如老百姓大药房,从首家店铺到第5000家用了18年,而从5000家到1万家则仅用了3年,截至上半年数量超16000家,足见其扩张速度之快。

数量越来越多,药店真得很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

连锁药房“四大金刚”纷纷迈入万店时代,但开店数量的激增并未带来相应的盈利增长,除了益丰药房,其他大药房反而陷入了“开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

一心堂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93.05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4.13%。大参林上半年也呈现出同样趋势,营收增长11%至133.45亿元,净利润则下滑28.32%。老百姓大药房则自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在半年报中出现了利润下滑。

“四大金刚”之外,还有连锁药店在政策调整与市场竞争之下,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比如,国药一致的国大药房,上半年营收112.02 亿元,同比下降9.3%;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104.81%。

连锁巨头尚且如此,更不用提行业内其他连锁药店的经营状况。据中康CMH《2024半年度药店生存报告》,今年1-5月超过70%的门店生意下滑,保守估计超过45%的门店出现亏损。

作为特殊的零售行业,门店扩张是药店的必要手段。从美国发展经验看,连锁化也是药店行业发展的关键,2021年美国药店连锁化率就已经达到了90%,而我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为什么,当头部玩家纷纷迈入万店时代,钱却越赚越少呢?

02供需变化

这背后主要由几个原因导致。

首当其冲的便是,汹涌的开店潮,导致医药零售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简而言之,就是供大于求。

过去几年,在跑马圈地、向规模要效益的逻辑下,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总数激增,从2017年的45.7万增长至2023年底的66.7万。

过度的规模扩张开始反噬药店。随着药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店与店的客流量竞争加剧,药店单店服务人数的急剧下降。结合中康CMH发布《2024半年度药店生存报告》,按七普的常住人口数据,国内各省市药店店均服务仅2000人,甚至部分区域仅1000多人的情况,已趋近于生存的临界点。

相比之下,美国单店服务人数约为6000人,日本则在2000-3000人之间。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密度远高于美国而接近日本,这样的数据无疑揭示了药店过剩的严峻现实。

其次,竞争日益激烈,加之线下药房受到线上药房的冲击,导致客单价下降。

2024年1月至7月,实体药店平均每日每店的销售额不足3000元,同比下滑近10%。其中,平均客单价约为71.3元,同比下降8.58%。

去年以来,各地医保局还在牵头上线比价系统。以深圳为例,深圳医保能为参保者提供某一药品的药店均价、医院均价、药店价格区间、医院价格区间,实现线上实时比价。这样一来,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价更加公开透明,群众可以“价比三家”。

随着信息差、价格差的逐步破除,或许客单价还将进一步下降。

当然,客单价的下降,还与监管的加强有关。

过去,医保局对药店的监管远弱于医院,这也使得药店刷医保购买日用品成了常规操作,如今,“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6月份,一心堂被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原因在于,一心堂旗下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这也是医保局首次对外公开对定点零售药店的约谈。

除此之外,医保政策和购药方式的变化也为药店行业带来了挑战。

03有形的手

医保控费、处方外流等政策调整,以及线上购药的兴起,都在不断挤压传统药店的生存空间。

其中,医保个账改革直接影响了药店的经营收入。长期以来,医保个账收入一直是药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至2023年,个人账户在全国零售药店的贡献率均超过40%。

自2021年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实施以来,原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转而纳入统筹基金,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个人账户收入显著缩水。据统计,2023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收入相比2022年减少了近1400亿元。

对于药店来说,退休的老年群体曾是其主要的消费群体,个人账户资金的减少以及医院药品集采后价格的下降,使得这部分人群对药品价格变得敏感,导致客流量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医药互联网渠道快速增长,对实体药店形成进一步分流。根据中康CMH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累计规模达2582亿元,同比下滑3.9%。从月度来看,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同比连续两期下滑,2024年6月同比下滑5.1%。药店店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0.6%,客单价也同比下滑8.9%。

当然,医药电商的增速也在趋缓。上半年,京东健康收入达283亿元,同比增长4.6%。

这一成绩是京东健康过去5年来表现最差的一次。从历年趋势来看,公司增速逐年下滑,不过2023年上半年的增速还保持在34%,如今已降至个位数。

这也向外界传达着,2024年开始,市场的购药需求正回归正常水平。

目前看,第四个限制因素也正在形成:医保控费逐步加大药店覆盖的趋势。

医药反腐、打击骗保专项整治、价格专项治理,以及医保局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年度飞行检查范围,今年更是进一步加大飞检力度,重点查处药店虚假购药、参与倒卖医保药品、串换药品等方面。

随着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国家医保的支出压力,正在不断变大。这也是为什么,医疗反腐的风,从医院刮到了药店,从院内刮到了院外市场。

在可见的未来里,监管的外力也将促使目前的传统药房零售模式加速转型,进一步回归零售服务本质,降低对个账医保支付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药店的产能出清似乎已成必然。

04开始踩刹车

经历过前几年的大跃进后,药店行业正在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关闭的药店数量,从一季度的6778家急剧攀升至二季度的8792家,这还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独立药店。

而从中报来看,连锁药店行业似乎陷入了一个“囚徒困境”:供给过剩明明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企业依然在扩张。

这背后,既有行业分析师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如按照“十四五”药品流通行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需有5~10家营收超500亿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等目标驱动,也有企业自身的战略考量。

另外,据中康CMH,2023年我国药店连锁率仅58%左右,且不同地区的药店连锁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美国市场,国内零售药店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也因此,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截至上半年末,大参林门店数最多,达16151家,同时其报告期内净增门店数量也最多,超2000家。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净增药店均超1000家,分别为1486家、1395家、1036家。

无论哪一个新兴行业,基于当下确定的发展逻辑推演市场规模、渗透率,总是容易得出令人兴奋不已的数字。

但市场的发展不会呈线性,现实总是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意外。中康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药店店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0%,其中72%的门店生意出现下滑。若以头部连锁门店的盈利水平估算,已有超过半数的门店处于亏损状态。

一面是持续扩张,一面是亏损闭店。宏观层面的乐观预期与微观层面的艰难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随着市场的波动,药店的扩张策略也必须应时而变。

实际上,已经有企业明确指出放缓扩张速度。比如老百姓大药房,其将全年目标将从年初的3800家调减到2800家。调整之后,与2023年净增门店3388家相比,扩张速度有所下降。

健之佳也表示,公司结合市场环境持续低迷以及医保统筹改革政策推进缓慢的实际情况,在前期减缓二季度新店拓展目标的基础上,6月全面、大幅调降年度拓展计划至400家左右,放缓门店扩张速度,将更多资源聚焦于存量门店的业绩提升。

而根据财报,上半年健之佳门店净增数量已经达到328家。这意味着,下半年其主要工作在于运营存量门店,而非继续扩张。

药店数量的激增并未带来行业的整体繁荣,反而加剧了竞争,导致了许多药店的亏损与倒闭。这种情况下,向现实低头,向管理要增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而不仅仅是靠规模取胜,成为所有药店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21-51376502,谢谢。

热门推荐

国产First in class横空出世

来源: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 作者:氨基君08/14 10:46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