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芯片 » 正文

国资给生物医药「续一把命」

作者:张珏 来源:动脉网 130208/02

7月底,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正式发布,其中包括215.01亿生物医药母基金,注册在上海浦东新区。除了体现生物医药产业对于上海的重要意义,以及增加耐心资本的支持,这次还传递出来的一个信息是:强调效率。据报道,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将“以市场

标签: 生物医药 上海 引导基金

7月底,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正式发布,其中包括215.01亿生物医药母基金,注册在上海浦东新区。除了体现生物医药产业对于上海的重要意义,以及增加耐心资本的支持,这次还传递出来的一个信息是:强调效率。

据报道,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将“以市场化方式链接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上海加快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不论是在金融政策上,还是在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上,上海一向具有先进性。只不过这次,更加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气势。

“今后可能预见的变化,包括国资出资将更多地集中到如大型母基金、减少分散投资,以及产业集团设立基金的权限或被收紧,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才能发起设立基金。一方面,母基金可能会更多地发挥产业引导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市场GP获得国资支持的主要渠道将转向国资母基金,直接从各国有企业获得出资的难度增加。”有专业人士对动脉网表示。

国资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联结越发紧密,也更加复杂。国资逐渐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主导,2023年国资基金直接参与的医药健康投融资事件近400笔。但同时,对大多数国资来说,既要追求投资盈利,又要实现政府机构的战略目标,也很难接受亏损。

不论是投资人还是企业,都承受着环境与周期带来的压力。当前的生物医药发展生态下,提升效率,可能是国资投生物医药展现诚意的*方式。

不是所有地方

都要发展生物医药

在地方政府与基金配合、零基础打造生物医药产业这件事情上,苏州显然是标杆。

2006年3月22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开工,当天下午中新创投——也就是此后的元禾控股,和国家开发银行创办的*支创业投资母基金签约,由此开启了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和创业投资互促共荣的发展道路。该母基金是*支市场化运作的人民币母基金,规模10亿元人民币。2007年7月,BioBAY正式开园,首批入驻的10家企业都拿到了中新创投的天使投资。

将近20年的投入换来了苏州生物医药这张城市名片,2023年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115亿元,五年产值规模翻番,与北京、上海、深圳同列*方阵。

效率是苏州成功的关键。初期,苏州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加码果断,和其他城市的犹豫形成了鲜明对比;发展期,资源集中投入,且从2020年定为“一号产业”,在2022年的生物医药低谷期仍然提出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专项基金,还特别提出将设立专项并购基金。

另外就是执行上的一致性,有产业园研究人士曾称:“所有承诺的都一一兑现,保持了苏州政府一贯的良好信用,曾经负责招商的一位领导和我说,*的招商就是政府说话算数。这种格局和信用对很多不适应一线城市政府的企业及其吸引力。”

近年来,多地政府争先设立基金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立生物医药集群。但是当太多地方谈起产业规划和重点招引行业都要把生物医药列进范围时,就会产生浪费。

对此,有资深产业基金投资人质疑:“目前中国有45个一二线城市将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新兴产业,这种现象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盲目追随。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真正成熟的生物医药集群仅有约40个。一个成功的生物医药集群需要多方面条件: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完善的产业链、充足的人才供给、丰富的临床资源、发达的资本市场等。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这种情形有时也会让生物医药企业为难,不仅是各省、各市之间在抢落地企业,甚至各区之间都有竞争,创始人也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决策成本。

这位产业基金投资人还向动脉网指出:“当前的政策导向可能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资金规模竞赛,动辄百亿、千亿,这种竞争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GDP增长,但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内耗。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规划产业发展,而不是鼓励无序竞争。”

还有的地方并不具有长期留住企业的条件,硬上牌桌的后果,就是会让引导基金零敲碎打式出资,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和自我循环,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而提供了过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吸引来“候鸟企业”:一旦感受到地方支持减弱,就开始腾挪换地。

8月1日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以往作为招商引资重要手段的税收优惠,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正是让各个地区的竞争更加协同,缓解零和博弈,“基金招商”模式也会回归投资本质,且更创新、更精细化。

寻找有效投资方法

随着不断推出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以及各地引导基金的产业策略,国资机构对生物医药的投资任务也水涨船高。

但有时,一些国资机构处于“被动救助”的状态,不断向陷入困境的企业注入资金。

生物技术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使其创新过程难以预测。生物医药公司的表现尤其具有二元性,因为临床试验结果往往会决定药物开发商的成败。通常情况下,相较于其他行业,生物医药由于其高度的复杂性、研发周期的漫长性,以及监管环境的严格性,是最难把控也是商业模式“最差”的资产,这种高风险特性也决定了很多生物医药企业无法留存。

可由于和当地的产业发展任务挂钩,一些本应被市场逐渐淘汰的项目,源源不断送到国资机构面前,期望能再“续一把命”。

有相关投资人直言:“当前生物医药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为前期非理性行为买单和出清。然而,政府资金的大量介入可能延缓了一些本应出清的项目,干扰了市场的自然选择机制。过度的干预可能会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公司脱颖而出,扭曲市场资源配置。”

“持续救助的效果往往有限,单纯依靠资金来维持企业运营,而不解决其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只会形成一种无底洞式的资金消耗。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国有资产,还可能延缓企业必要的转型和调整,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换言之,本应由市场规律主导的行业出清,速度变慢了很多,产生了很多“无效投资”。

从挽救生物医药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前情况,更有效的投资可能是通过并购重组整理生物医药资产,目前已有国资机构正着手进行。主要投资策略分为三种:

一是瞄准有发展前景的现有企业做并购;二是通过重组不同的生物医药资产,给予这些资产新的定价和发展机会。通过引入新的投资人和资金,可以帮助一些陷入困境的公司重新起步,度过当前的困难周期;三是从现有公司中抽取有价值的产品管线,然后单独组建新公司,以吸引更多针对性的投资,加速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原来一些明星项目不愿意直接降价,但重组之后改头换面,估值打折到一定合理的区间后,就有新的投资人感兴趣、想要继续投资,”一位已经在帮助手中项目进行重组的国资投资人讲到,“尤其是重组产品管线的方法,起码可以把一些不错的管线或产品救回来。”

就在7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设立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起设立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投资。

盘活存量资产,还能为整个行业注入活力,这种对生物医药的并购投资,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也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重要的、有效的投资方法。

点对点,还是大基金?

近期,深圳政府的一笔投资引起关注。7月,绿叶制药宣布,获得深圳市绿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高16亿元人民币投资。

初步投资为深圳国资以10亿人民币购买南京绿叶25%股权;Topco投资为投资者将南京绿叶25%的股权注资深圳绿叶,认购深圳绿叶25%的新股权;进一步投资是在Topco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将再认购深圳绿叶总金额人民币6亿元的新注册资本,分两批进行。

国资的支持让绿叶制药的现金流有了更好保障,尤其首笔10亿元资金为外汇,可直接用来降低母公司绿叶制药的海内外负债,此前绿叶在美元利率较低时完成了阿斯利康CNS产品思瑞康的收购,有了这10亿元,绿叶可以改善财务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

深圳绿叶主要以以南京绿叶资产为基础,围绕肿瘤领域产品,包括成熟产品力扑素、天地欣、天地达,以及报产阶段的芦比替定Zepzelca,整体资产估值约为40亿元。

而对赌条款主要是利润对赌,需要达到年均3亿元的净利润,预计主要依靠芦比替定Zepzelca完成,Zepzelca是FDA二十多年来首次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新分子实体,在美国2025年销售额预期为10亿美元。

绿叶是国内少有的全球化医药公司,集团业务遍布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改良创新药著称,尤其在药物递送方面优势巨大。

此次进行投资的深圳市绿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深圳市引导基金2023年9月官宣,与绿叶制药、宁德时代、国药集团等合作组建总规模达120亿的产业龙头合作基金。这是该基金的*笔投资正式落地,深圳获得了稀缺的生物医药公司和其带来的影响力,绿叶得到新的大湾区阵地,为接下来的肿瘤管线推进或外部收购攒下实力。

广东国资在支持创新药方面,一向擅长用实际行动表示。此前广州支持康方生物,也是“点对点”的。

2022年12月,康方生物旗下康方药业获得了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用于推动康方生物的开坦尼商业化以及大适应症上市。

此前康方生物的生物制药1期生产基地建设和投产也得到了广州国资国企的大力支持,且随着后续基地2、3期项目的建成投产,康方药业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能*的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之一。

广州市的大力支持给予康方生物充足的底气,为康方生物铺就更广阔的全球化之路。2022年底康方生物与Summit Therapeutics签订*许可协议,授权依沃西海外权益;今年康方生物公布的HARMONi-2临床结果,显示依沃西成为全球*且*在3期单药头对头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K药的产品;之后,康方生物将与Summit Therapeutics对依沃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3期临床研究。

随着康方生物向Biopharma的进一步转型,广州市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地位,甚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全球知名度,都将得到提升。

但毕竟绿叶制药、康方生物,都已算是较为出彩的生物医药企业,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有能力识别和投资。因此另有说法认为,比起有针对性的投资,国资投资生物医药需要的是“大基金”。总体来说,生物医药领域政府基金有一定的活跃度和多样性,但规模和数量相对较少,影响也相对有限。大规模的基金入场,能够给予市场信心,尤其是应该成立大规模的母基金。

“很多直投基金与生物医药投资基因实际上是不匹配的,因此可以看到国资机构如履薄冰。很多国资机构躲在别人后面跟着投,既满足所谓的要求,完成了对项目的支持,但同时不把自己顶在前面。”有相关投资人指出,“母基金模式则可能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也能减少重复投资问题,或降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具体项目带来的潜在影响。”

或许上海的215.01亿生物医药母基金,是一个新的、好的、值得期待的开头。

参考资料

1.“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深圳出手了 - 招财小黄鸭,https://mp.weixin.qq.com/s/vykHVbxKsuUC4vlj9LrdkQ

2. 如何零基础打造战略新兴产业?“苏州模式”的作业,各地政府可抄可借鉴!- 麦哲产业研究院,https://mp.weixin.qq.com/s/n9emgaYizd_G5_s6aHWk-g

3.今天起,地方招商变了 - 投资界,https://mp.weixin.qq.com/s/Nb0ykhvNFt0lNiyx9AMYBw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21-51376502,谢谢。

热门推荐

2023年度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复盘与展望研讨会圆满落幕

来源:动脉网 作者:张珏01/28 11:20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