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创热点 » 正文

合肥“未来之城” 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来

来源:e公司 6905/30

未来产业东风正劲,未来之城雏形已现。未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空天技术、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等新产

标签:

 

“未来产业”东风正劲,“未来之城”雏形已现。

未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空天技术、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等新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正逐步实现从跟跑向并跑全面转变,部分领域正向领跑跃升,科技和产业发展越来越多地进入“无人区”,大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正当其时。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6大重点方向,以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目前,各省(区、市)积极行动,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未来产业已成为各大城市排兵布阵争夺的制高点,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其中早已谋篇布局,并异军突起的合肥市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上十分抢眼,“未来之城”的雏形已经越来越清晰可见。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作为安徽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快速崛起的全球科创名城,合肥市多年来坚持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坚定走“科创+产业”发展之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动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翻开合肥的产业图谱,从早期打造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芯屏汽合”标志性产业,到后来发展城市应急安全、智能终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急终生智”产业,几乎囊括重点新兴产业。

早年在汽车产业布局中,合肥面向未来抓住了新能源车这个“牛鼻子”,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弯道超车",10多年来从全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示范到集聚包括大众、蔚来、比亚迪、长安等6家国内外整车企业,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超8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将突破3000亿元。

如今,合肥已拥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六大千亿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崛起。得益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等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100%。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攀高,全国50%的新能源叉车、20%的液晶显示屏、8.5%的新能源汽车、5%的光伏组件来自“合肥制造”。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动摇,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新质生产力已在合肥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今年两会期间表示。

未来产业向新崛起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谁布局得早、抓得主动、推进得有力,谁就有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在已形成“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同时,合肥市正全力推进产业向新,生产力焕新,布局低空经济、空天信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已经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优势;同时积极推进下一代人工智能、聚变能源、合成生物等具有基础的未来产业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在空天技术的“赛道”上,合肥身影持续领跑,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拓展技术和服务应用场景,推动空天技术规模化应用、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更多产业地标、发展支柱。

量子信息已经成为全球竞相追逐的战略制高点,合肥正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较早布局并初步形成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产业链。合肥市数百米的云飞路集结了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20余家,被视为“量子领域投资的必去目的地”。当前合肥正加快量子科技成果转化,将量子信息先发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速走向国际。

科创新生态融合优化

探访合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成势的背后动能,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场景等新型生产要素作用突出。

去年5月,合肥发布《科创生态宣言》,提出要强化政策、资金、要素协同,全力构建科创生态,明确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牢固树立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坚持向“实”发力;积极促转化,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良性互动的未来产业发展生态,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奠定创新生态基础。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指出,科技创新是合肥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要加强企业培育和平台载体建设,构建全链条、闭环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篇文章写好写精彩,在互利共赢中共创美好未来。

为此,合肥市积极争取并将第二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引入这座未来之城举办,并成为联合主办单位。6月22的本届论坛,高效聚拢上市公司未来产业优质资源,搭建未来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促进上市公司的产业投资、产业并购和未来产业孵化;同步推动上市公司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与合肥未来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促进地方产业升级。

本届论坛将举办“未来产业分论坛”并同时发布“未来产之星”上市公司榜单。该榜单将全面梳理涉足未来产业的上市公司,观测上市企业在战略新兴领域的布局情况及发展态势。并进一步为上市公司提供落地场景和资本支撑。无疑这也将成为合肥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印记和步调

合肥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并跑甚至领跑的城市,其跨越式发展的每一步,没有同类,维有尊重规律,研判大势,优化生态,重点突围。

有着创新特质的合肥,持续把科技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把工作重点落到科技成果转化上,加快形成未来产来更多新质生产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推进合肥乃至安徽产业向新,质量向优,增长向绿。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张红文在合肥科技企业调研时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布局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做出过具体指示:“要加大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和算力建设,不断迭代升级,更好赋能千行百业。要聚焦集成电路上下游关键环节,积极抢占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构建更加完善、更有韧性的产业生态。要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大先进研究平台建设,不断做优产品、做大市场。要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紧抓应用这一关键环节,加快建设集设计、制造、测运控和数据应用的全链条产业集群。要围绕打造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双高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加大场景应用,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要做强“科大硅谷”等重要创新平台,推进赋权改革试点,做好跟踪服务,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转化应用。”并强调指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强化平台思维、系统思维,集中优势力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注入强劲动能。”

合肥——一座“未来之城”,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来!

来源:e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21-51376502,谢谢。

热门推荐

绵阳,何以撑起四川第二城

来源:e公司 01/27 01:54

合作伙伴